微信营销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> 微信营销  >> 查看详情

策划岗位工作内容,公开个人资料应严惩不纵容“考拉信用局”

时间:2021-03-25 13:11:10   作者:www.wyx186.net   来源:网络   阅读:  
内容摘要:据央视报道,11月19日,江苏淮安警方近日破获7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,涉嫌非法缓存1亿多条公民个人信息。其中,A股上市公司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旗下的考拉信用服务有限公司自2015年3月以来,非法提供查询、退照9800多万次,获利380

据央视报道,11月19日,江苏淮安警方近日破获7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,涉嫌非法缓存1亿多条公民个人信息。其中,A股上市公司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旗下的考拉信用服务有限公司自2015年3月以来,非法提供查询、退照9800多万次,获利3800余万元,查获并收集非法获取并存储在公司服务器上的个人信息近1亿条。

事实上,不仅仅是拉卡拉支付,在大数据时代,信息泄露是无声的。例如,APP通常通过获取系统的高风险权限或超级权限来收集个人信息,这些权限从一开始就可能是默认的打开状态,但用户并不知道。比如,前几个月火爆的“变脸应用”上架不久就被指信息收集过度,被有关部门勒令下架。比如,2017年,某视频网站上的数亿数据被盗,并以数千元的价格出售,康师傅的饮料瓶盖密码泄露等等。此类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。

根据2017年上半年数据泄露水平指数报告,2017年上半年共有19亿条记录被泄露或被盗,比2016年增加5亿条。数据泄露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内部人员的疏忽、盗窃或黑客盗窃。

令人遗憾的是,虽然机构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,但真正受到处罚的主体并不多,处罚程度也不高,没有形成重视个人隐私和保护隐私的社会氛围。

随着市场信息的增长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加强大数据信息的管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。首先,企业和个人要树立不以恶为小的价值观,不仅是为了社会利益,更是为了自身利益;其次,监管部门要做好信息流动的动态监管,发挥好公民的“监护人”作用,建立信息公开预警和告知机制,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和知情权;最后,公民需要增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,注意个人隐私保护,不要贪小便宜,防止欺诈和盗窃,遇到困难,积极向有关部门求助。

当然,这只是从个人隐私的微观角度。如果我们处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之间的矛盾中,这不是一件小事。

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公共安全、个人隐私、产权策划岗位工作内容关系重构等诸多矛盾,反映了数字经济日益改变的利益主体所面临的新的权利关系。在很多情况下,新的权利关系无法适用于传统的法律制度,导致各种执法困难,比如隐私似乎危害较小,但更容易受到侵犯,而且范围更广,我们都受到了它的干扰。

error

标签: 信息  个人  泄露  数据  隐私  公民  
特别提醒:本网站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,但并不意味着本网站同意其观点。其原创性及文中所述文字内容均未经本网站确认。我们对本条款及其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网站不承担侵权的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。如果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(邮箱:d_haijun@163.com),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

本类更新

本类推荐

本类排行